云谷学校AI课堂 “触摸”科技未来

“戴上VR眼镜,雪山的反光、树叶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,就像真的在森林里骑行!”初一一班的奥尔格勒摘下VR眼镜,兴奋地向笔者分享体验感受。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云谷学校的人工智能体验馆里,这样鲜活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——AI技术不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,而是能触摸、能操作、能互动的“学习伙伴”。d66324cc2367bb899149e66efbf59d49u5

 

学生:从“被动听课”到“主动探索”,科技让学习更有趣

下午4点,体验馆准时开放,初一三班的李妍熙和同学们有序进入,直奔VR眼镜骑行区。“以前上科学课学生态环境,只能听老师讲图片,现在骑上这个设备,热带雨林、台风天气都能‘亲身经历’,记得特别牢。”她说,自从学校有了体验馆,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少了,“骑行和机器狗互动比盯着屏幕有意思多了,还能学到知识。”

在3D打印区,几名学生围在设备旁,等待自己设计的“小宝塔”打印完成。“我想做一个能放笔的书架,老师帮我一起调整了高度和形状,现在就等它成型啦!”一名五年级学生拿着设计图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3D打印课程会根据学生表现,将优秀设计打印成纪念品,标注上学生名字,“这种‘看得见的成果’,能让孩子更有成就感,也慢慢理解什么是建模思维。”

8c197ed9ade5dfbe471e57915aa7dd43u5

机器人互动区更是“人气高地”。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能挥手、对话,机器狗能完成23个动作,低年级学生凑在旁边摸一摸、打招呼,高年级学生则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编程。“我之前以为机器人都是电视里的,现在能亲手操作,还知道它能站稳是因为有平衡系统,太神奇了!”一名三年级学生说。

3a44c88f11c9f5ecbcc742b73c0b1319u5

教师:从“繁杂记录”到“精准辅导”,AI让教学更高效

“以前每天要写班主任日志,还要整理学生的各种表现记录,忙得不可开交。现在有了五育评价系统,体育老师录赛事数据,记录日常行为,系统自动汇总,打开后台就能看到每个孩子的情况。”班主任杜瑞博打开手机APP,屏幕上清晰显示着班级学生的五育雷达图,“比如这个孩子,劳动教育分数低,我就会多关注他在劳动课上的表现,课后提醒他参与家务实践。”

在平板教学课堂上,一位老师正在通过系统查看学生的答题数据。“这道题有15个学生做错,我就能针对性地再讲一遍易错点,不用全班重复教学。”她表示,AI不仅减轻了批改作业的负担,更让教学“有的放矢”,“以前不知道每个学生哪里没学会,现在数据一目了然,辅导起来更精准。”

体育老师赵佳仪则对“智慧体育”模块赞不绝口:“运动会后,我把参赛学生名单录入系统,符合条件的学生自动获得体育勋章,不用再手工统计。学生拿到勋章很开心,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。”

现场特写:勋章兑换处的“小惊喜”与AI课的“大收获”

在学校的自动兑换柜前,六年级学生杜博正在用勋章积分兑换铅笔。“我攒了5个德育勋章,是因为帮同学补习功课、主动打扫教室赚来的。”他熟练地点击屏幕,选择“兑换”,柜门弹开的瞬间,脸上露出笑容。工作人员介绍,兑换物品以文具为主,会根据老师收集的学生需求定期采购,“让勋章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‘小激励’。”

而在AI实操课上,初二年级学生正在学习智能寻路小车编程。“老师先讲原理,然后我们自己动手调试,刚才我的小车成功绕过障碍物了!”一名学生举着小车向老师展示,眼里满是自豪。任课老师说,这类课程从“认知”到“实操”逐步递进,还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授组建教研团队,“就是想让学生不仅能‘玩’科技,还能理解背后的逻辑,培养探索精神。”

从学生的欢声笑语到教师的从容教学,从沉浸式的科技体验到精准化的成长评价,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云谷学校的“人工智能+教学”,正让教育变得更生动、更高效、更贴合每个个体的需求,也让“科技赋能成长”的理念,在每一堂课、每一次体验中落地生根。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www.sxr.yyzxnsj.cn/10701.html

(0)
上一篇 2025年11月18日 下午12:15
下一篇 2025年11月21日 上午11:41

相关推荐